河传·去去
李珣〔五代〕
去去,何处,迢迢巴楚,山水相连。朝云暮雨,依旧十二峰前,猿声到客船。
愁肠岂异丁香结,因离别,故国音书绝。想佳人花下。对明月春风,恨应同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走啊走!走到何处才是尽头?迢迢巴山与楚水,山水相连。神女的相思幻化成朝云暮雨,在巫山的十二峰前徘徊不去,一阵猿啼迎来了客船。
勾起远客思乡的愁和丁香的花蕾有什么分别呢?只因为这远远的别离,故园的音信就此隔绝。遥想佳人在花下,迎着春风,对着明月,她的离愁别绪与我应是一样的。
注释
迢迢巴楚:意思是巴山楚水,相隔遥远。迢迢:遥远。巴:四川一带。楚:江汉一带。
丁香结:丁香的花蕾,含苞不放。
故国:故乡,这里指蜀地。
想佳人三句:意思是遥想美人在花下,迎春风,对明月,她的离愁别绪,是同我一样的。冰本断为:“想佳人花下
简析
词的上片写离人去处虽然渺茫、遥远,但巴山楚水,朝云暮雨,十二峰前,总是相连,以喻离愁也似山水接连不断,愈远愈深愈长,更用随船的猿声,衬托离人的愁思;下片开头三句直写因离别音书隔绝而愁肠百结。结尾三句,变换笔法,远扬开去,为妻子着想,她在花下明月春风之中,离恨该与自己一样。这首词是写男子的离愁,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离恨,饶有情致。
李珣
李珣(855-930),五代词人。字德润,其祖先为波斯人。居家梓州(四川省三台)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。少有时名,所吟诗句,往往动人。妹舜弦为王衍昭仪,他尝以秀才预宾贡。又通医理,兼卖香药,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。蜀亡,遂亦不仕他姓。珣著有琼瑶集,已佚,今存词五十四首,(见《唐五代词》)多感慨之音。) 55篇诗文 74条名句
鹊踏枝·粉映墙头寒欲尽
冯延巳〔五代〕
粉映墙头寒欲尽,宫漏长时,酒醒人犹困。一点春心无限恨,罗衣印满啼妆粉。
柳岸花飞寒食近,陌上行人,杳不传芳信。楼上重檐山隐隐,东风尽日吹蝉鬓。
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
李煜〔五代〕
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罗衾不耐五更寒。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
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。别时容易见时难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(江山 一作:关山)